北京联合大学公共关系学专升本2009年考试大纲
|
|
整理自:北京联合大学 2008-12-3 13:20:41 |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科目 《公共关系学》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广告学》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专科阶段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有关公共关系的专业知识,是否基本具备了广告学本科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五、考试内容 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 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公共关系的理论的核心概念、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特征。 识记: 1、公共关系的涵义 2、公共关系的特征 3、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4、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5、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知识点: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的基本条件、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识记: 1、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的基本条件 领会: 1、公共关系在我国兴起的历史性 2、开拓中国公共关系的事业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功能 知识点: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功能、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 识记: 1、监测环境 2、沟通协调 3、全员教育 领会: 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知识点: 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社团 识记: 1、公共关系部的地位与职能 2、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和职能 领会: 1、组建公共关系部的原则 2、公共关系社团的特征
第五章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知识点: 公关人员的基本素质、公关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识记: 1、公关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2、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领会: 1、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 2、公关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3、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准则
第六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构成 知识点: 公众的涵义和特征、公众的分类公众心理定势分析、基本的目标公众分析。 识记: 1、公众的概念及其特征 2、公众的分类 3、基本的目标公众分析 领会: 公众分类的意义
第七章 内部公共关系 知识点: 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内部公共关系的的分类、内部公共关系的运作机理、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与渠道、内部公共关系的操作要点。 识记: 1、内部公共关系的分类 2、内部公共关系的特点 3、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 4、员工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领会: 1、内部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内部公共关系的具体操作
第八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与沟通原则 知识点: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公共关系的沟通原则。 识记: 1、传播的基本涵义 2、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领会: 公共关系的沟通原则
第九章 公共关系的调查和策划 知识点: 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 识记: 1、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 2、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3、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4、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 领会: 1、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2、公共关系策划的意义和原则
第十章 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知识点: 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意义和特点、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原则与方法、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程序、标准、方法。 识记: 1、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2、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 领会: 1、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意义 2、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
第十一章 营利组织公共关系 知识点: 工业企业公共关系,商业企业公共关系,饭店、旅游业公共关系,邮电、运输、金融业公共关系 识记: 1、工业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2、工业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 3、工业企业危机公共关系的管理 4、商业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5、商业企业的内部公共关系 6、商业企业的外部公共关系 7、饭店、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8、饭店、旅游业公共关系的任务 9、邮电企业业公共关系 10、运输企业公共关系 11、金融企业公共关系 领会: 1、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 2、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作用
第十二章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 知识点: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关系、非营利组织与公共关系举要。 识记: 1、非营利组织及其公共关系的特点 2、非营利组织及其公共关系的主要作用 3、政府公共关系 4、学校公共关系 5、医院公共关系 6、军队公共关系 7、新闻机构公共关系 8、群众团体公共关系
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题数 |
计分 |
计划用时(分钟) |
一 |
填空题 |
5 |
10 |
10 |
二 |
单项选择 |
5 |
10 |
5 |
三 |
多项选择 |
5 |
15 |
10 |
四 |
判断题 |
5 |
5 |
5 |
五 |
名词解释 |
2 |
10 |
10 |
六 |
辨析题 |
2 |
12 |
15 |
七 |
论述题 |
1 |
18 |
35 |
八 |
实务应用题 |
1 |
20 |
30 |
合计 |
|
100分 |
120分钟 |
七、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公共关系》. 熊源伟.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二:《公共关系实用教程》.李兴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